张丙辰 六月底豫北酷暑难耐,朋友极力撺掇我一同出行。说老界岭是享有盛名的五A级风景区,地处南北分界,兼具两域风情,在中原山水中独一无二。对朋友的推荐,我毫无保留地选择了相信。退休多年了,囊有闲钱身无病,余生最爱名山游,趁着腿脚尚健,跑遍天南地北,自然也见惯了各地旅游景区在营销上的张冠李戴,夸大其辞。但老界岭不同,它既是长江、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,又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,这一特殊的地理标志,书有明载,千秋不易,是无论如何造不得假的。设想置身千仞之上,登临送目,当风披襟,兼览南北风情的淋漓快感,怎能按捺跃跃欲试的冲动?单单为了领略这想象中的楚风汉韵,我毅然决然下定了前往老界岭的决心。 出太行,过王屋,入伏牛,穿过白云山,遥望老界岭……长途驱驰400公里,说不尽峰回路转,山明水秀。记不清有多少条隧道首尾相衔,在乍明乍暗的切换中渐感风清水润,沁沁凉意拂过肌肤,犹如下降的水银柱。 薄暮时分的老界岭山庄,正是落霞散绮、群鸟乱啼时。在服务员的导引下办完登记,顺利入住。居处林木掩映,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制高点。我担心暮色突然袭击,匆匆做了安顿,便急不可耐地沿着山径上行,来到楼台后面的一处平台上。像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那样,面色凝重,依栏远眺,俯仰群山苍茫----我知道,对一座名山的造访需要敬慕、专注和沉思,才能排空杂念,进入物我交融的情境之中。 老界岭林木蓊郁,翠色如染。四围青山被夕阳余晖镀上了斑斓的色调,像一幅浓绿晕染的水墨画,在光影的作用下显得极有层次。群山逶迤漫舒长臂,把鳞次栉比的山庄轻揽入怀,只留下浮动在林海绿波之上的别墅尖顶,像无忧无虑的宁馨儿安卧在薄暮的黛色里。……我就这样长久地站着、看着,和千古江山默然相对。任思绪的野马越过层峦叠嶂,向无边无际的远天飞翔…… 同事的电话几番催促,我拾阶而下来到餐厅,晚餐是景区最有特色的养生宴。地锅鸡的诱人香气刺激了味蕾,挑逗着食欲,所有的繁文缛节统统省略,吃饭解馋成了今晚的简明主题,围着一口大铁锅跃跃欲试的情态是最人性化的就餐方式。灶内炉火正旺,锅中肉汤翻滚,浓烈的香气从锅盖的边缘不可抑止的喷涌而出,性急的饕餮客频频催促揭开盖子。当肥硕鸡块和酱色肉方在翻滚的汤汁中若隐若现的时候,再好的修养和定力也经受不住美味的挑逗。几双筷子争先恐后向水烟笼罩的铁锅中伸去,根本用不着细看,如探囊取物一般,随便一夹便是一大块汤汁淋漓的美味佳肴。不必担心升腾的蒸汽会灼伤争抢的玉手,你手持的那双筷子已经比普通的竹筷加长了许多。山庄主人十分清楚这些文人诗酒风流的雅好,餐桌上早已备好了当地的上等佳酿。采于山,美可茹;钓于水,鲜可食;酿于泉,醇可饮;传说中的山珍海味以最原始的方式摆上桌面,水陆杂陈,美酒飘香,令初访老界岭的诗人墨客猝不及防。 装什么客气斯文?用什么你谦我让?老界岭秀色可餐,美味更可餐!何况今夜无活动,明天才登山。正好大口喝酒、大块吃肉,既可解乏,又能催诗。酒过三巡,菜兼五味,推杯换盏地豪饮渐渐揭开序幕…… 但我不敢恋战,心里惦念着老界岭的仲夏之夜。带着满腔希冀千里来归,我不能在酩酊中让美景虚掷。篝火映照下的佤族歌舞渐进高潮,啪啪作响地跳竹动作节奏明快,早已经让我的同伴们如痴如醉。趁人不注意我悄悄溜号,沿着楼后的台阶一路向上,返回居处的临水平台。 一轮当空,新月临照,风摇疏竹,枝叶婆娑,石径上洒下满地的碎影残光,从坑坑点点的花岗岩石阶上反射过来,让我感到从未体验过的夏夜清凉。我从太行南麓的豫北山城仓皇出奔,借以躲避那难以抗拒的伏暑酷热,因而对此处独特的山间清凉有着极为清醒的辨识。老界岭的清凉既属于北方,也属于南方,但都不是原样照抄,而是经过了优选,淘汰了劣质,既化解了北方的干燥,也消除了南方的溽湿,让南来北往的所有旅客享受独特的盛夏惬意。避暑山庄的名头果不虚传,避暑则暑为之退,纳凉则凉逐之生。凉而不寒,润儿不潮,清冽的夜气中竟弥漫着一种白鸽般的温情。微风轻拂,如同乡间老铺师傅的那把剃刀从面颊掠过,若有若无的气息轻吹,那是舒服到了极点的一种久违享受。 夜色渐浓,剪影巍峨,起伏的群山宛如飘扬的五线谱。疏星淡月之下的老界岭忽略了细节,隐去了婀娜,让北方山水的壮阔本色在夜幕下还原。善解人意的老界岭用明暗变化的画面切换,慰藉去国怀乡的千里客愁,为初访者寄托乡思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抒情载体。 我惊奇于大自然的无穷造化,让山水风物在这里各司其职。迷人的星空,清爽的夜气,巍峨的山影,斑驳的竹径,叮咚有声的淙淙清泉,还有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湿度,共同酿制了老界岭迷人的仲夏之夜。这是一部极其难得的山水大合唱,添一个则赘,减一个则亏,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可缺席。老界岭完美无缺的仲夏夜让人无所适从:除了一个人伫立中宵,静享清凉,任何一种带响的方式都是暴殄天物。任何一种干扰都不能容忍。此时此刻的丝丝凉意,在山外都是少有的奢侈。 度假村的窗户都黯淡了下来,好像远足的旅者打了个呵欠,睡神来临,终于合上了疲惫的眼睛。门前溪水泠泠作响,星月下闪耀着粼粼清辉。跌宕处细流飞溅,像是泼洒出来的滴滴酒珠。山道上排列整齐的路灯,照着夏夜无语的山径,远远看去,成了一串欲说还休的省略号,试图把老界岭的惬意和神秘按下不表。同伴催归的电话一遍又一遍响起,提醒我子时已过。我恋恋不舍地起身归宿,忍不住又在平台上再做逗留。这样的夏夜,这样的爽气,这样的惬意,是所有作家和诗人笔下未曾描述过的,连“天阶夜色凉如水”也未足道其万一。此番际遇难得,岂能轻易割舍?我心里隐隐有一种攫取的贪念,想把老界岭迷人的夏夜打包储存,以待来日缓缓释放,再把种种精妙细品慢嚼。 张丙辰,笔名阿丙,河南孟州人。曾任焦作市教育局局长,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,党委书记。教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杂文学会会长。郑州大学文学院创作基地特聘导师。出版文学专著七部。散文《缘祭》选入国家中职教育统编语文教材,散文作品《西望长安》获“韩愈杯“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。多篇赋体散文被名校和景区刻石勒碑,长期留存。